聘請小提琴老師須知
很多東西都可以自學,比如數學、物理和電腦等,都不乏自學成材的例子。唯獨學小提琴,自學就是難以成材,可見老師在小提琴學習過程中的重要。好的老師可以啟發一個孩子的音樂潛力。糟的老師可以扼殺一個孩子的音樂天賦。
很多家長給孩子選購小提琴時,絞盡腦汁,非做到貨比三家不可,可是給孩子找老師卻重視得不夠,往往是聽別的家長評論,人云亦云。其實家長的口碑只是一個標準,但是大多數家長並不懂小提琴教學,更不懂教學原理,所以很多看法都是表面的認識,缺乏深入的分析。
小提琴老師的教學錯誤可以歸納成幾個類型:
★蜜憐型。
明明知道孩子拉琴毛病很多,卻一味誇獎。甚至有的孩子自己都覺得很糟,老師還在一邊讚不絕口。滿嘴不是「Beautiful」,就是「Wonderful」。
孩子當然要鼓勵,可老師也得實事求是。不然孩子還需要努力幹什麼?不切實際的讚揚讓學生覺得拉琴不必花功夫,這對孩子真正的提高毫無益處。
★粗暴型。有的老師因為自己有表演的才能,演奏的水平較高,對孩子的演奏不是嘲笑就是謾罵。孩子出了錯,動不動就臉紅脖子粗。總的態度就是「那麼簡單的東西,你還出錯!」「你怎麼那麼笨!」
這些老師特別挑剔,不知道孩子拉琴無論怎麼拚命也達不到專業水準。有些錯誤也是常事,到了這些老師手裡,什麼都忍無可忍。一個曲子第一行就可以拉幾個月,讓小孩也忍無可忍。美其名曰,要求高。其實是不懂孩子的心理學。
★散漫型。有些老師教琴很懶惰,上課自己不帶琴,不給孩子做筆記,也很少示範。實在不得已,從孩子手裡拽過琴來拉幾下。而且沒頭緒。上次的課到哪裡,老師自己心裡也沒數。拉的曲子時間一長,便有頭無尾不了了之。學生到頭來,拿不出幾首完整的曲子。這種老師上課不是遲到就是早退,缺乏責任感。
★狂妄自大型。提起別的老師來總是嗤之以鼻。誰也不放在眼裡,老子天下第一。對別的演奏家的表演一概否定。也反對學生聆聽其他人的演奏,極其不利於孩子吸收百家之長。家長要是換一個老師,他就從此跟你老死不相往來。更不要說學生水平到了自己教不了的時候,給學生推薦更好的老師了。
★注意力不集中型。上課喜歡開無軌電車,跟學生以及父母聊天。從個人愛好到烹飪藝術,從小道消息到花邊緋聞。有的一邊上課,一邊吃飯。大嚼大咽,狼吞虎嚥。甚至睡覺。說起自己往日的輝煌便滔滔不絕。結果家長花錢聽些廢話。
★茶壺裡的餃子型。老師有學問,演奏也精采,可是說話吞吞吐吐,詞不達意。有的老師不但英文不夠好,中文也缺乏表現力。講了半天還是隔靴搔癢,孩子聽了莫名其妙。
★濫竽充數型。老師缺乏專業訓練,自己不知道怎麼拉琴,更不知道怎麼教別人拉。
★傳統型。對高科技一竅不通,既沒有手機,又不會電腦,更不知道上網為何物。不但聯繫困難,上課也沒法讓學生聽到不同的演奏。很多小提琴曲是樂隊作品,老師一個人示範不夠。學習者不但要知道自己拉什麼,還得知道整個樂隊的效果。現在網上有很多小提琴作品可以下載,但是良莠不齊。如果懂一點現代科技,老師可以替學生尋找,挑選、推薦。
家長在請小提琴老師的時候,以上幾點不得不特別注意。
文/高山流水
◇ 結論:對老師相對的要求.也要相對的付出.將心比心
參考:http://www.epochtw.com/5/9/6/10427.htm